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当前位置:首页 > 局庆进行时 > 《出版人》:艰难时世,不舍文化情怀——中华书局人在“五七干校”

《出版人》:艰难时世,不舍文化情怀——中华书局人在“五七干校”

添加时间:2012-3-27 14:23:26查看

记者|田伟青

1969年9月,中华书局职员132人来到湖北咸宁向阳湖,成为“文化部五七干校”的新学员。
  中华书局人刚来向阳湖就吃了个下马威。1969年,湖北发大水,李侃作为中华书局先遣队的成员之一,押运行李,提前到达,“从火车站就可以上船,……当时因长江分洪,成为一片汪洋,犹如大海,船行半日才到达一个叫大屋龙的小山村,停船靠岸,又抬船上的物品。山路又狭又陡,浑身是汗”。
  中华书局与印刷技术研究所合编为第四大队十六连,在向阳湖畔围湖造田,生产劳动,并进行“斗、批、改”运动。初到时,没有现成的住所,得自力更生动手建造,同在干校的故宫博物院古建队的工人师傅帮忙房屋的设计规划,中华书局人则充当“壮工”,挖土、和泥、搬砖,事事亲力亲为。一个多月后,宿舍竣工,两排红砖房,总算有了安身之所。 
  在当地农民眼中,这些举止斯文的读书人看上去很不一样,“穿得破,吃得饱,每人一块大手表”。然而,甘苦自知。咸宁古称“云梦泽”,日头毒,空气潮湿,蚊虫多,又要“日不出而作,日入后才收工,夜里挑灯‘学习’;搞批判”,这些曾经翻检善本、手执丹青的双手,如今握起了铁锹、镰刀、瓦刀,育秧、插秧、收割、脱粒,一个都不能少。一些老弱病残处境更是艰难。总经理兼总编辑金灿然因脑病其时生活几乎无法自理,却还要“同马非百、宋云彬一块打扫厕所;俞明岳放鸭子;段昌同被分配在湖内看守东西和水牛;赵守俨出身名门,这时也干起来插秧、收割的农活,样子狼狈不堪”。
  辛苦归辛苦,“斯文”却不能扫地,“在这火炉的天地中,无论多么酷热,总还是保持着文雅,大都不光着身子,至少穿件背心。女同志忒苦,总得穿着整齐,往往汗流浃背,衣衫湿透,口中哈气不止。”
  肉体的辛苦还算其次,最难挨的还是内心的栖惶无告。当时,中华书局被定为必须砸烂的修正主义的“黑窝子”,被取消建制,连在翠微路二号院的办公地点也拨给锅炉厂。刚从北京大学古典文献专业毕业分配到中华书局的熊国祯苦闷不已,“学了专业,毕业了,到头来一点都没用,却让你来改造,内心感到没了希望”。当时,党中央号召文化人扎根向阳湖“炼红心”,不能有回京的念头,郭小川在诗里写了句“站在向阳湖畔望北京”,就受到了批判。还有严酷的深挖“五一六分子”斗争,从1969年冬季开始持续两年。政治运动频繁,国家和个人的未来命运亦不可知,十六连一片沉闷气氛。

中华书局部分编辑1971年夏合影于原文化部湖北咸宁
“五七干校”,背景为向阳湖十六村。

 


  也有阳光明媚的时候,向阳湖青山绿水,风景优美,渔产丰富,紧张的劳动之余,学员们就去钓鱼、摸鱼,改善伙食。当时干校还办有壁报由程毅中负责,他也因此过了过写稿组稿、写毛笔字等老业务的瘾。但是,那里毕竟不是世外桃源,政治斗争的弦时刻紧绷,一次有人在壁报上发了一篇《向阳湖诗话》,因谈及艺术问题,很快就受到批判,壁报从此也就更加又红又专。
  虽然现实严酷,但是中华书局人心里还是舍不掉那份文化情怀。其时,不少人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和勇气,傅璇琮就以一生坎坷而豁达慷慨的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为榜样,保持乐观心态。程毅中则随身携带老师浦江清先生临终前托送的《杜甫诗选》,在艰苦岁月给他带去心灵的慰藉。
  1971年后,“二十四史”点校工作逐步恢复,陆续有人奉调返京,大家又看到了希望。其时,围湖造田已告结束,干校农业生产也走入正轨。1973年后,劳动空闲更多,气氛也比较宽松,有时间读书了,“大家倡议办了个图书馆,藏书既有马列著作和‘毛选’等政治类书籍,也有‘二十四史’等专业书,每逢晚上,读者云集”。还有人在私下里重新捡起业务,日后成为商务印书馆副总编辑的李思敬就是在此期间自学成才,成了日语专家。
  1974年12月23日,中华书局最后一批人员共29人全部回京。关于“五七干校”,《中华书局百年大事记》中如是记载:1969年9月至1974年12月,五七干校期间,我局人员调往其他单位者29人,亡故者2人。 

(C)2011 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12931号

www.zhbc.com.cn  zhbc@zhbc.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