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当前位置:首页 > 局庆进行时 > 不只是一家书局的历史

不只是一家书局的历史

添加时间:2012-5-7 14:34:31查看

http://www.dfdaily.com/html/1170/2012/5/5/786988.shtml

 

作者 王洪波  


今年是中华书局成立一百周年,书局专门出版了不少纪念图书。笔者读过数种,觉得它们并非应景性出版物,而是很有研究和阅读的价值。

其中之一是《中华书局百年大事记:1912-2011》。之前查阅中华书局的历史,我经常依靠的是钱炳寰编的《中华书局大事纪要:1912-1954》,但该书只编到了1954年中华书局完成公私合营改造之时,那之后的就只有找别的资料了。有了这部贯穿百年的大事记,可就方便多了。该书分上、下两编,分界在1954年5月1日,此前为中华书局私营时期;此后为公私合营和国营时期。事实上,上编正是在钱炳寰书的基础上修改增删而成的。大事记这种体裁相对于成型的史著,正像年谱之于传记,可读性也许稍逊,但就保存史料而言,还更有优势。比如《大事记》下编,所据有书局档案、历年工作简报、业务情况报告、《局史资料工作》等,保存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非常珍贵。

其中之二是《岁月书香:百年中华的书人书事》。这套书分为四集,各集分别对应着开创基业(民国时期)、建国之初、文革期间和改革开放四个历史阶段。内容则主要涵盖了书(一些重要图书、刊物背后的故事)、人(书局历史上的名作者、名编辑)、事(书局变迁、转型等重大事件)三个方面。书前编者有言,该套书选文标准侧重于“内容的可读性,增广见闻,以备故实”,所言不虚。例如关于“二十四史”和《清史稿》点校工程,读过第三集中赵守俨《雨雨风风二十年——“二十四史”点校始末记略》、蔡美彪《“二十四史”校点缘起存件》,以及张忱石《唐长孺先生琐记》、启功《文革岁月中的我与中华书局》等十余篇文章,对这一重大文化工程的缘起、过程也就大致明了了。此外,那些大师级学者参与这项工作的情形,那个时代的政治气候,也都历历可见。

如果说《大事记》勾勒了线条,《岁月书香》则是点的深描,点线结合,几乎就是一部中华书局史了。这是一部耐人寻味的历史。

对中华书局有一定了解的人常常会拿1949之后的中华与1949之前的中华比较,确实,两个中华大有不同。事实上,从1937年起到1958年,历经抗战、内战、1949之后包括公私合营在内的频繁变动,中华书局的事业都极为惨淡。我所谓“两个中华”,是指从成立到抗战爆发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综合性出版社的老中华,和1958年之后、国营性质的、作为古籍专业社的新中华。从老中华到新中华,断裂显然大于延续。两个中华,成就都可谓辉煌,但若进一步推敲,也许新中华的贡献还要更大一些。像“二十四史”和《清史稿》的点校,假如不是在国营体制下,得到最高层的支持,是很难网罗到那么多一流学者参与其事的,也就难以达到现在的水平。余英时说“清末以来,中华文化传统之所以危而未倾,中华书局在以往百年中之努力与有功焉”,极力表彰的正是中华在古书整理方面的辉煌贡献。但我们也不能不注意到,1949年之后出版业向计划经济体制转变,终究被证明是一个错误,近年来出版体制改革,大方向正是回到市场经济体制。百年间,可谓转了一个圈,终点又回到起点,其间种种,耐人品味,也给人启示。

这也不仅仅是一家书局的历史,回望中华的百年历程,不能不感慨,这家出版机构的历史,也是中国现代学术文化史的一个缩影。《岁月书香》中,有很多学者回忆与中华打交道的文章,也有不少是中华的编辑对一些与中华过从甚密的学者的回忆,都是极好的学术史资料。事实上,中华书局本身也是一家学术机构。这有赖于中华网罗和培养了大量学者型编辑,像徐调孚、宋云彬、杨伯峻,以及周振甫、傅璇琮等,在各自领域都可算得上一流专家。中华书局创始人陆费逵曾言:“我们希望国家社会进步,不能不希望教育进步;我们希望教育进步,不能不希望书业进步。我们书业虽然是较小的行业,但是与国家社会的关系却比任何行业为大。”这段话中,“教育”二字也许可以置换为“学术文化”(因民国期间中华是以教科书起家,并以教科书为经营重心的,而今的定位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提供商”)。今天的出版界热衷于谈论做大做强之类,固然很有必要,但切莫忘了,书业的光荣与梦想应该系于对学术、文化、教育的促进作用上,否则,书业再强再大,终究是一较小的行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所占比重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啊!

(C)2011 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12931号

www.zhbc.com.cn  zhbc@zhbc.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