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当前位置:首页 > 局庆进行时 > 中华书局总经理李岩谈“百年中华书局”

中华书局总经理李岩谈“百年中华书局”

添加时间:2012-5-9 16:10:37查看

 
http://live.people.com.cn/note.php?id=721120507150030_ctdzb_015

•[人民网文化频道]:人民网文化读书频道“文化强国——出版社的责任与使命”系列访谈第二期邀请到中华书局总经理李岩将于5月9日14时30分做客人民网读书频道,敬请期待![16:15]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这里是人民网的文化频道,4月20日到4月23日伦敦书展结束了,在这个书展上我们看到了很多大家比较熟悉的书店的名字,比如说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三联书店,今天来到我们视频访谈室的就是中华书局的总经理李岩,李总先和大家打个招呼。[14:37]

•[李岩]:各位网友下午好!很高兴在这里与大家交流。[14:38]

•[主持人]:李总,我们最开始的话题也是想从伦敦书展开始,中华书局在这次书展上推出了一些文史方面的书,有自己的特点,您给我们介绍一下除了《文史中国》这样的书,还有哪些书推到世界?[14:40]

•[李岩]:除了《文史中国》以外,还有一套装修本,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有一个著名的摄影家,他拍摄的西南少数民族风景图片,这在西方很受欢迎。另外还有《宅子中国》,这是更学术的书,是中国文史专家葛兆光 先生写的关于中国的概念,在周边区域内如何界定中国的概念,发展演变的历史,应该说都是很有影响的书。当然还有传统的,我们这几年一直在大力推广的于丹的《论语心得》,她在海外成果的展示会,我们借助机会在伦敦书展上一并给大家做了汇报。[14:43]

•[主持人]:这次中国世纪法兰克福书展之后第二次作为主宾国以这个身份亮相在国际书展上,实际上我们可以从某种程度上发现中国已经成为了出版方面的大国了。可是在另外一方面,比如说我们的人均阅读指标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理想,你认为这个问题为什么还会存在?[14:44]

•[李岩]:我觉得这个时间需要一段时间的积累,因为中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不均衡,这几年经济实力增强以后,人们有更多的阅读需求,再有一段时间的积累之后,我觉得会逐渐地从出版大国向出版强国迈进。我觉得需要一个时间。[14:45]

•[主持人]:作为出版业的领头者,您觉得在出版业方面,我们出版应该做什么样的具体工作呢?[14:45]

•[李岩]:我觉得出版还是提倡大家阅读,提倡全民阅读,我们提供最好的书给大家,精神产品。因为大家都在讲,最近我也看到马未都也在讲阅读提升人的素质、素养、精神品级,它的好处太多了,温总理也多次强调,其他的中央领导也都在倡导大家读书。我们提供很好的精神产品,同时很重要的一点是在阅读过程中应该培育中华民族的人文素养,我觉得这是我们有点欠缺的,我们倡导了科教兴国,大家对科学技术的关注,对教育水平的提高很重视,但从深层来说,人的精神上的富足和充满文化自信是靠人文精神的足养,这是出版社重大的任务和文化担当,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的出版社,是以出版中国文史的古籍、传统文化为主体的专业出版社,那我们的使命更加繁重,这也是我们未来发展继续努力的方向。[14:47]

•[主持人]:我们一直聊中华书局也好,一直聊纸质书也好,我们上班经常乘坐地铁,在地铁里看的比较多的现象就是大家拿手机,通过手机终端来阅读,很多人存在一个问题,是不是有一天我们的纸质书就会在这个世界上消失,从而用电子阅读、数字阅读的方式代替呢?[14:48]

•[李岩]:这个问题很多业界都在探讨,包括法兰克福书展中国主宾国那一年,讲到了纸质书的大限问题,提到了在2018年前后,从更大范围内,从西方发达国家认为数字书、数字的出版、电子阅读可能在很大程度上超过纸质书。它只是在销售的整个质数上会超过,但并不是能够完全取代。我觉得在中国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而且两种特性并存的现象我认为会持续更长的时间,很难一下子估计到。我们也预感到,视频阅读可能是未来主要的阅读方式,只是在阅读载体上发生变化,但有些书,有些内容的阅读还真要通过纸本,因为纸本带来的好处随记随看,另外它对人的智力结构、思维的影响很大。因为大量的视频阅读存在的问题是碎片化的,短时间内的,对人的思维流的长久是有影响的。而阅读某种程度上是要安静地阅读,光靠大量知识信息的获取,你的头脑充满的是很难和已有的知识结构能够链接上的,我觉得这个将来应该有这方面的专家探讨这方面的问题,我认为会长期并存相当长的一段时间。[14:50]

•[主持人]: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我想对某一方面的知识进行深度了解的话,纸质阅读的方式更适合我们?[14:51]

•[李岩]:对。[14:51]

•[主持人]:片面对信息方面的咨询获得。[14:52]

•[李岩]:资讯、娱乐,包括阅读的美感,视频阅读是立体化的,视频终端有一些立体的,包括图片,更加逼真的,对大脑有这样的冲击,也有长处,但不能完全取代。[14:55]

•[主持人]:我们看到电子阅读和纸质阅读有一个很本质的区别,相对来说电子阅读的产生也给纸质阅读带来了一定的冲击,我们出版社是不是在这个方面也要进行策略上的应对?[14:56]

•[李岩]:对,我们各个出版社在这个方面都在积极应对,中华书局也不例外,我们也在针对中华书局出版特性专门的应对措施。比如说对中国传统文化内容,最好的表现形式在现在来说,我觉得还是数据库的出版,以数据库的形式,或者说是语料库的形式,可以承载的信息量更大,可以快速的检索、快速地搜索到。这是它的长处。我们在这个方面建立中国古代史籍语料库、知识库上做了大的工作,而且积攒了几亿字的字量,经过专家标点校注整理的重要内容,这是经过多年的积累做这样的基础工作,对数据库的出版应该是一个最好的表现形式,当然我们也在努力尝试适合于视频终端阅读的方式。一些大众类的出版物,我们也在和相关部门和机构合作,包括和手机的运营商、电子书的设备制造商在探讨合作推出相关的产品,这方面已经在做尝试。而且再深入一步,我们还在做一件事情,因此去年我本人也获得了创新出版人物奖,我们做了一个上传到苹果iPhone和iPad的一款游戏,是免费供大家使用的,是文字类的游戏,一度排在文字类游戏的第一位。它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载体,介绍一些山川名胜,采用中国传统的娱乐方式,比如说射击、射箭、猜字、古典诗词的拆字、填字游戏,这些内容我们巧妙地结合,请了一家游戏制作公司帮我们制作,投入了少量的成本。当然我们的目的是为了扩大中华书局的影响,我们也想做一个尝试,看看青少年读者在多大程度上接受这个东西,我们下一步还要推广,往这个方向努力。[14:58]

•[主持人]:说中华书局在出书,我刚刚才了解到,原来中华书局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还做了其他的工作,主要是把传统文化传承下来,哪怕是方式多样性,我们也能够接受。您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下近年来中华书局做的具体工作,尤其是在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未来的发展规划上?[15:00]

•[李岩]:中华书局今年正好是100年的历史,我们也在总结我们的历史,归纳了中华书局出版的宗旨,我们用了16个字,"弘扬传统、服务学术、传播文明、创新生活"。这四句话概括了我们整个出书的宗旨、方向、出版内容,我们还有简练的一句话作为集训,守正出新,守正是我们中华书局的主业,我们是以出版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为主体的专业出版社,有关中国传统文化古代的内容,我们提供最优秀的读本,我们经过专家校点整理的著作,把它奉献给读者。这是我们做的最基本的工作,我们也可以根据不同的年龄层次、不同的文化程度提供不同的选本、全本、节本,不同方式、不同梯次的排法。同时围绕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能够接受,我们也出版了一些围绕传统文化的普及读物,最有名的就是于丹的《论语·心得》、马未都《收藏》等一系列著作,包括《姥姥语录》倪萍的著作,倪萍是著名的主持人,她总结了中国民间作为姥姥那一代流传下来的中国朴素的民间智慧,来自民间的老百姓对一些价值观,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的一个思考。她是用特别朴素的语言,完全是民间的语言来总结,我认为和传统文化有很密切的关系,我也出版了。我们出新也包括了结合新业态的出版、数字出版我们也做了一些努力和尝试。我想这些都体现了中华在发展中,我们的一些拓展和努力。[15:02]

•[主持人]:就像您提到于丹的《论语·心得》,前段时间我们都很关注这类的书目。但也有一些声音质疑中华书局最近也在走市场化的路线,它推出了一些通俗的读物,学者对这方面也表示很担忧,也表示出自己的质疑。您作为中华书局的当家人,您对这个问题怎么看呢?[15:02]

•[李岩]:这个问题是在我们发展过程中一直要面临的问题,这也体现了学界,广大读者对中华书局的关心和厚爱,很关注我们的发展,我们要把握这样的尺度和封存,我们的出版物严格来说,绝大部分还是要围绕我们出版的主业来拓展的。我们的主业是围绕中华传统文化内容来拓展,我们并没有出版大量的文学作品、当代小说、其他类型的图书做的也很少,主要是围绕传统文化,与当下现实生活有紧密联系的,很多学者也谈到这个问题,这是对传统文化一种新的解读,从于丹的《论语·心得》这本书的发行量、影响力来看,更多受到了读者的欢迎,在国内的版本已经发行到了540万册。这是近几年少有的,海外的推广力度更大了,海外也是迄今为止推广力度最大的,现在我们输出的版本是33个语种、29个国家,其中法语版一个版本已经达到了20万册,列入了法文版的引进版的畅销书,精装版要有20万册,法国出版商现在又开始做平装版和MP3版本。[15:03]

•[李岩]:如果不是这样的书受欢迎,不会有这么大的量,完全是市场需求的结果,而且中华书局在2003年随着中国出版集团转企改制以后,我们已经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出版企业,按照出版企业的规律来运行,要走市场化的道路,这点是坚定不移的,所以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整个要把握中华书局的品位、品牌,我们这点一直把握得很重视,也很好。我们很重视自身的品牌建设,中华书局的学术声誉,我在多次访谈中都讲到了,我们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着自己的书局[15:04]

•[主持人]:我还是特别好奇,包括您刚才说了把中国的书印成外文,几十种语言推到国外去,他们也很喜欢中国这些传统的文化吗?[15:04]

•[李岩]:是这样的。特别是法国,法国民众对中华文化的热情,从原来的总统到议员,包括友好人士,对中华文化的喜好是很大的,所以才有这么大的推广力度。我前段时间也见到朱利安先生,他也是一个法国青年,他对中华文化的喜好和热爱也非常多。于丹也同样是这样的,这么多国家的推广,比如说拉丝维亚、以色列、冰岛等,有这么多的版本,推广的力度非常大,一般只是到几个主要的西方国家就可以了,但能够达到这样,更说明了它旺盛的生命力。[15:06]

•[主持人]:如果中国传统的文化以书籍的方式真正走到国际市场上,我们是不是也面临一些困难?[15:06]

•[李岩]:是面临一些困难,我觉得有这样几点:首先,最重要的还是翻译问题。如何从过去专家讲的信达雅,怎么达到这个地步?同样我们的产品,过去我们引进、翻译进来,现在中华文化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和喜好,如何推介出去?这个过程中也要找到本土化的过程,于丹的《论语·心得》的第一个英文版翻译,我们找的是英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非常喜好的,她的先生本来就是中国人,这样的人来做这样的事情,才能对中华文化认同,然后用本土化的语言表述出来。我觉得翻译问题要走出去还是第一个重要的问题。[15:07]

•[李岩]:第二,现在要关注一点,前段时间我在《人民日报》访谈的时候也谈到这个问题,要重视长时段的观察视角,不要局限于每一年简单的数字,每一年要求我们的图书销售、版权输出要高过上一年,我觉得不能简单地这么看,而是要放在相对的长时段做一个观察,总量的递进会更稳妥、更稳进。还涉及到深度的交流和合作,这次伦敦书展同样感受到这个问题,中国作为主宾国,我们和很多客户交流,我们发现国外的同行更加看重情感的交流,而不是拿出一本书冷冰冰的数字版权输出的交换,他对情感的交流、深度的信任和沟通同样非常重要,这点是需要我们总结的。而不是我们每年派人出去参加各种书展,每年换人参加,而且是每年固定的、熟悉的面孔,像老朋友一样,大家深度交流,他会很关心你,他对你也很熟悉,像我们的代理商对我们的情况很熟悉,问就问一些新书,包括以前的书还在继续关注,这样的交谈会非常深入,我觉得这样的深度沟通和交流非常重要。[15:08]

•[主持人]:他们也会与我们主动进行这种深度沟通,对我们的文化也非常了解。[15:08]

•[李岩]:非常了解,这种热爱、喜欢到了一定的程度和深度。[15:09]

•[主持人]:那您这次去伦敦书展是不是也见到了这些老朋友?[15:09]

•[李岩]:对。[15:09]

•[主持人]:他们对中国的了解是不是更深了一步?[15:09]

•[李岩]:更深了一步。比如说我们过去说中国版权输出“走出去”,很多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内容呢?传统的中医药、琴棋书画、诗词歌赋、饮茶喝酒等内容,但现在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要了解当下的中国人在想什么,包括了解当下人民的生活背后的文化内容,对我们书的品质的要求对我们是一个很大的提升,要求大量的图文书,印制非常精美,内外文统一的印制非常精美的书,这也是很重要的特色。[15:10]

•[主持人]:我们说了很多通俗读物,还有一个方面是中华书局和其他书店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古籍出版更专业了一些,我查了一些背景资料,有一些书还获得了国家的大奖,比如说《太平寰宇记》,但是我翻看的时候除了里面很多的繁体字我不认识,语言上没有做功课的话很难特别了解。您觉得作为出版企业,如何让更多人读懂古籍,在新时代焕发它更多的色彩?[15:11]

•[李岩]:这也是我们一个长久的任务,实际上在政府领导里面有很多领导真正关注这件事情。比如说老一代革命家陈云同志关注古籍,他对我们这方面有很多详细的指示和一些精神,现在我们还在学习、融会贯通中。第一,你要做到,这也是中华书局独一无二的使命,其他出版社不具备条件的,这是我们的重要资源,我们也一大批重要的编辑队伍,这个编辑队伍是经过多年培养的,是完全的专业出身的,是做一些原典的整理,原典就是古代的经典,古代的书籍是线装书、通过刷印、雕版、印刷术,现在我们要做的是把这些原典经过标点、校注和整理来提供给相对的专业读者来阅读,这是最基本的。你要做的是这些专业读者、学者的使命,通过这些学者,可能是几百人或几千人,由他们的师承关系来推广再做深度的普及,向更多的人普及,更多向有文化程度的人推广,这要有几万人。再到下一步,我们自己在做延伸,我们把经典,选择一些相对普及的经典,比如说论语、孟子、孙子兵法等等,国外也在关注,把这些书经过注音、标注、解读、名家的解释,包括选本,包括做下一步的图文本,向更多的人做推广,这样读者可能会有几十万、上百万,这是一个过程。[15:21]

•[李岩]:当然我们中华书局在做一种高端的出版过程,最专深的学问,我们在做;普及方面也在延伸做,所以使命是一贯的,也是延续的,所以这项工作我们在做就要做几十年或者上百年。陈云同志当时讲一句话,中国的古籍要搞上百年,我认为这句话是对古籍非常了解说的话。而且中国的特点是人类的历史上的几大文明发祥地,只有中国是文字记载从没间断,无论是玛雅还是古印度、埃及,都是有中断的,有些历史遗存在那里,但是文献记载是没有的。只有中国独一无二的文献记载从古到今完整的历史记载,首先是传统的正史,以《二十四史》为代表的,我们已经整理出版,作为中华书局标志性的出版物。其他的传统的《十三经》,传统的重要经典都完整地保存下来,这是中国文明非常大的特色,所以我们现代当代生活是要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所以离不开我们的文化,文化是我们的根。[15:22]

•[主持人]:所以实际上中华书局是两条腿在走路,一方面是在做普及,一方面是做数据库分析的整理。[15:22]

•[李岩]:对。[15:22]

•[主持人]:我们自身的责任跟其他的出版社和出版集团来比会更重一些?[15:22]

•[李岩]:是。[15:22]

•[主持人]:我们是网站,可能更关注网络上的热点问题,我们也看到近段时间网络小说被受众热捧,前一段时间有一部电视连续剧《后宫·甄嬛传》,它也是总网络小说写起来的,中华书局有没有可能在近一段时间包括以后,和网络有些合作呢?[15:23]

•[李岩]:我们期盼这种合作,但在短期内,我们对小说领域的介入还是比较慎重的,因为这不是我们出版的长项,我们会非常慎重,我们一直很关注,历史的小说,带有穿越式的小说,我们也很关注,但我们会从中挖掘我们觉得有价值的出版资源,我们把它变成我们优秀的出版物来出版,比如说里面提供的历史知识,我们《一本书读懂宋朝》、《一本书读懂清朝》,还有作为中国人应知的传统文化知识,电视剧、小说里面提到的大量的背景知识,我们重要的是把这些背景知识,历史的内容尽量准确、完整地呈现出来,当然呈现是可以通过纸质书的形式,将来也不排除用视频阅读的形式来呈现。像前些年,《正说清朝十二帝》之所以大火,现在卖到了50、60万册,主要的原因是当时大量的历史的电视剧、连续剧的戏说造成的,所以我们的书名是《正说清朝十二帝》,中华的历史使命正说,我们对戏说不是长项,但是正说是中华书局的长项,我们作为一个相对严肃的出版物,但我们要转换一些形式,未来的视频阅读会介入得更多。[15:24]

•[主持人]:那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比如说《后宫·甄嬛传》这样的通俗小说在网络上大卖的时候,也许中华书局就会从另外一个角度推出来正说后宫的,尤其是清朝这样的一段历史。[15:25]

•[李岩]:我们前些年就出过了,也许我们要重印,比如正说清朝十二后妃,但没有讲那么细,像甄嬛传讲的那么细,那么多妃子、那么多的亲王,我们会讲到其中重要的十二后妃,可能会对相关的历史做精确的解读,我们认为通过历史文献记载,相对请专家学者来做这样的普及会更有意义。我们现在也在努力做一个工作,历史题材的影视剧、电影,它的背后的知识资源,类似顾问资源,我们来做编剧,编剧的历史顾问可能会请到我们的作者来做,或者是请我们的编辑做他的历史顾问。那个时代,《后宫·甄嬛传》或者其他的小说里的服装、服饰对不对、说的话、饮食餐具对不对,这是我们做的事情,做起来很有意思,而且要做的非常多。[15:26]

•[主持人]:对,在戏说的同时也告诉大家一些历史知识。关于中华书局在前段时间组织了一些出版社到加拿大多伦多参加了第64家北美亚洲图书会展,在这个会展上我们跟加拿大的滑铁卢大学孔子学院进行了交流,当时我们还赠送给学员一些古籍书,您认为古籍书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问题呢?[15:26]

•[李岩]:北美,包括加拿大、美国本土,它有相当多的图书馆,里面有中文馆,有一个协会,有几十所院校里有中文图书馆。过去由于时代的原因,有一大批中文图书流散在海外,包括到欧洲、美国,包括日本,中国的“真、善、美”流露出去了,还有大量的古籍,因为这些年对中国的关注,这些大学的图书馆都专门建立了中文图书馆,中文图书馆大部分是台湾或者是大陆担当图书馆的馆长,可以想见他们对中国文化的重视程度,所以要有人整理,每年要开一次年会,中华书局作为全国古籍出版社联合会,我们专门有一个机构,28家成员单位,我们都派相关的人员,特别是负责人参加了这样的年会组织,和这些图书馆进行了交流,对存在的重要古籍进行整理,同时也推广我们重要的图书。因为海外的图书馆对中文古籍的购藏量还是比较大的,也是促进我们的销售,促进互动的交流,这项工作值得做,而且有很大的成效。我们从2004年开始连续八年参加这样的年会,每年有一个举办地,明年的年会举办地是圣地亚哥,我们还会派人参加。[15:27]

•[主持人]:从2004年到现在已经七个年头了,现在很多人都在选择书籍,现在的图书也是铺天盖地了,比如说很多时候会参照一些畅销版或者是一些图书的新书版,您在这里是不是也可以给网友介绍一下哪些书是年轻人应该去读、去看的?[15:27]

•[李岩]:我推荐一下我们书局的书,我向年轻的读者朋友们推荐三本书,一是中华书局出版的刘墉《像画一样的美丽》,这个书的特点是刘墉先生的文字,但更重要的画,里面所有的作品都是刘墉本人画的,包括封面的制作,展开就是一个山水画,这是很重要的特点,是刘墉先生本人图文精美的一本书。5月4日在北京时尚栏目搞了一个活动,影响很大。[15:27]

•[李岩]:最近中央台的《百家讲坛》,今天的新闻报也刊登了长篇的报道,杨雨是中南大学教授,《我是人间惆怅客——听杨雨讲纳兰》,这个书影响也非常大,又是知性的美女教授,她的讲座非常受欢迎,现在很多人对传统文化的喜好,很多人开始填辞作赋,离不开对纳兰性格的喜欢,我想很多读者会喜欢,文字也比较耐读,也比较轻松。[15:28]

•[李岩]:还有一本相对专业性一点儿,但也很有影响力,我们这本书已经首印了三次了,刚刚出版,今年年初出版的,已经印了第三次了,印了将近2万册。《余英时访谈录》,这是中国当代知名学者,他现在旅居美国,他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度非常高,他是一个知名的学者,他的访谈录在海内外一直很有影响,很多人对他的学问非常看懂,余英时先生在中华书局100年的时候专门给我们寄语,他说“中华传统文化之所以危而未倾,中华书局在其中做了很大的工作”。这对我们评价很高,当然他的书的影响也很大,他对胡适、钱钟书当代一些学人的评语、评价都是非常受欢迎或者是很受关注的。[15:29]

•[主持人]:真是三本好书,我们觉得读书是一件开心的事情,比如说在冲着一杯咖啡或者是喝着一杯茶的时候,品着书香,享受一段下午的时光,真的是一个不错的事情。而且现在人们压力这么大,我们需要有一本好书放在我们的桌旁或者是床前,让自己静下来。感谢李总能够接受我们今天的采访,由于时间关系,访谈时间只能到这里结束了,谢谢大家的关注。再见。[15:29]

• [李岩]:谢谢大家。[15:29]

(C)2011 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12931号

www.zhbc.com.cn  zhbc@zhbc.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