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当前位置:首页 > 局庆进行时 > 中华书局总经理李岩:要做个性硬派的出版社

中华书局总经理李岩:要做个性硬派的出版社

添加时间:2012-6-4 10:03:40查看

http://www.bjbusiness.com.cn/site1/bjsb/html/2012-06/04/content_176541.htm?div=-1

 

 

 

  中华书局总经理李岩
  出版社内图书馆藏书丰富
  中华书局创始人陆费逵像
 
 

 

2012年是中华书局诞生的第100个年头。作为出版业的老字号企业,百年间经历种种磨砺,使中华书局在图书出版和文化传承方面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文化品格。在当今相对浮躁的社会大环境下,这样的恪守是让很多同类企业难以望其项背的。百年老店中华书局从没有间断过对传承传统文化这一使命的坚守,也并从未停止过对发展创新的探索。


顺应发展

由学者型编辑成长为经营管理者

在现任中华书局总经理李岩身上看不到“商业界大腕”们身上惯有的霸气,谦和和儒雅,是李岩给人的第一印象。“我已经在中华书局工作25年了,1987年研究生毕业来到中华书局,当时的理想是希望能成为一名学者型的编辑。”对面这位已经在出版界卓有声望的管理者这样对记者说。

在我国,拥有百年以上历史的出版企业,除中华书局之外,就是已经有115年历史的商务印书馆。

听李岩讲,中华书局百年的发展可以分为几个阶段。首先从1912年创立至1954年,中华书局完成了总部从上海迁到北京的过程。之后1958年,全国古籍出版小组成立,中华书局被归属为国务院的一个机构,承担出版任务。真正决定中华书局现代走向是在1981年,当时中央领导委派秘书来做调研,随后颁布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37号文件”,即《关于整理我国古籍的指示》,可以说从此中华书局也正式确立了方向。至此中华书局便通过大量的图书出版,为其核心竞争力夯实基础,逐渐向中国传统文化最好的内容提供商目标迈进。


适应市场

由编辑部发展为分社

对于一家出版社而言,图书永远是最核心的产品。1936年,旧版《辞海》的出版,是当时中国出版过的最大的综合性辞典,这在中国出版史上也是件已被永久载入史册中的大事。上世纪40年代出版的《古今图书集成》也是现存规模最大、资料最丰富的类书。“文革”期间,全国出版业都处在停滞瘫痪状态,中华书局因“二十四史”及《清史稿》的修订出版工程而成为当时惟一还在正常运作的出版机构。

近几年来,中华书局出版的很多图书,也很备受瞩目。2006年底,《于丹〈论语〉心得》的出版,创造了多项国内出版纪录——如首印数60万、当日现场签售1.26万本,这本书至今累计销量已过530万册。海外输出版权卖出10万英镑,打破了由《狼图腾》创造的10万美元成交价的该类项纪录。

李岩把中华书局的发展步调总结为“观念解放、思想解放、全面走向市场”,为了配合走向市场,2003年底中华书局成立了市场部,同时也对编辑部进行了相应调整和重组(经过几年发展,当时成立的“大众读物编辑部”和“文化读物编辑室”到2010年已经发展成为大众读物分社和文化读物分社)。同时,中华书局也加强对各类人才的吸收和引进,重视培养年轻干部,如今,中华书局的中层干部平均年龄不到40岁,领导管理团队人员构成也普遍在45岁左右,这在一家老字号企业里是不常见的。


向多业态发展

中华书局博物馆明年启动

老字号企业为了适应时代发展,不断进行创新是势在必行。据李岩介绍,中华书局的文化体制改革是从2002年开始的。

谈到未来的发展,“守正出新”是中华书局发展的准则,即围绕传统主业,纵向同心圆式的拓展模式。随着产品线设置和发展的逐渐清晰化,中华书局将逐步进行产业链扩展,如增强产品覆盖率、立体开发、影视等等。

除专注“出版”这一主业外,中华书局在传统文化传播传承方面也在做着不断的尝试和形式的拓展,他们成立了阳光润智文化有限公司,自主开发适合不同层次渠道使用的国学传统相关教材,进行国学教育方面的培训,目前在广州、山东、安徽等地都有涉及,未来中华书局将继续扩大这一教育培训产业。同时,中华书局还生产文具教具,以及礼品线装书等产业。不过目前除礼品线装书已经上市外,很多产品尚在规划之中。

此外,李岩在国外考察时,因看到国外同业者建立自己的博物馆,在介绍之时展露出强烈的自豪感,筹建中华书局的博物馆也进入了下一步的开发议程,预计明年将会启动。


坚守文化担当

做硬派出版社

经过百年的时间,中华书局下一步应该怎么走也成了需要面临的主要问题。

作为目前中国传统文化最有分量的出版商,如何向世界宣扬中国传统文化,也成了中华书局必须挑起的重担。

李岩表示,中国的传统文化太过于丰富,中医、饮食、茶道都展现着我国文化的不同方面,最近古典诗词刊物也慢慢成为出版业中传统文化的新宠,这些都是中华书局的强项所在。

“虽然说电脑已经普及,纸质书和电子书将会长期并存,原因在于电脑给人提供的是大量的、来不及思考的快餐式的信息,但人是需要看着纸质书静静地思考的,否则人的智力将会退化。”李岩表示,目前出版业界的整体素养需要提升。中国消费者读书日益减少,造成出版业很多功利性现象产生,这些也是出版企业缺乏使命感的表现。老字号企业存活百年,不挣钱不可能,但挣钱要有底线,坚守文化担当,提供真正的好书。中华书局也要力争做有个性、硬派的出版社。

商报记者 姜子谦/文并摄
 
 

 

(C)2011 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12931号

www.zhbc.com.cn  zhbc@zhbc.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