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jyouth.ynet.com/3.1/1206/15/7196406.html
2012/06/15 00:00:00 来源:YNET.com 北青网
中华书局早期出版的刊物(1 /2张)
◎谢其章
中华书局百年华诞,那就说说我与这家百年老店的书缘。上世纪五十年代,父亲书房里有一排老式书柜,里面有许多书是中华书局出版的,小时候我们是不翻的,不翻是因为看不懂,中华书局所出书大多是学术书,严肃的书,若是小说之类的保不齐要翻看的。也许是受了父亲爱买书习气潜移默化的影响,等到我经济条件够买书了,我比父亲更加狂热,以致父亲老是批评我“买书过度”。过度有过度的好处,父亲现在想看什么书,最先问的就是我这儿有没有。
中华书局所出的期刊更是严肃得要命,上世纪一二十年代是蝴蝶鸳鸯派横行的天下,所有的封面都要走鸳蝴的路数,只是在这个时期,中华书局的《中华小说界》才不得不低下高贵的头,媚了一回俗。仅有的一次低头也仅限于封面的仕女图,内容上还是新文艺的阵地。中华书局当年号称“八大杂志”:《中华教育界》、《中华小说界》、《中华实业界》、《中华童子界》、《中华儿童画报》、《大中华》、《中华妇女界》、《中华学生界》。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所出版图书,新文学作品应该是最耀眼的一个品种,可惜中华书局乏善可陈,现在极其烫手的新文学绝版书,极少有出版于中华书局的,顶级单行本几乎一本也拿不出来。中华书局的主要业绩在传统文学和古典文学方面。偶尔中华书局也会轻松一下,出版一些“闲书”。手头收藏有《庚子联军统帅瓦德西拳乱笔记》,一九二八年出版,此书后面有个广告“君欲熟悉掌故乎”,列了一些书目,有《慈禧外纪》、《慈禧写照记》,此时离慈禧太后过世不过二十年,这两本书应算趋时之作。《中国画学全史》,不应算闲书,厚册精装,定价大洋四元。《中国文人画之研究》,跟前书比就是小书了,定价仅三角,却是线装书的装订,版心很小,薄薄一册,倒也别致。以现在的旧书行情,却是后者的卖价远超前者,可见世风的变化。《清代轶闻》和《明代轶闻》,以现在的眼光也不是珍罕书,与《清朝野史大观》一样无甚版本价值。为撰本文,仅就手边的中华书局版杂书写上几笔,像中华书局有名的大工程《古今图书集成》缩印本,我也很喜欢,也买过几种。
一九四九年之后中华书局所出书,有两部书我是费了些周折才买到手的,尚值得一说。十几年前,隆福寺旧书店多少还算个旧书店的模样,我隔一段时间就会去搜搜书。有一次搜到上百本老版《历史小丛书》,才几毛钱一本,书品极佳,还盖着中华书局图书馆的钢印。店员也不知从哪里又给我拿出一套《太平广记》,也是老版的,四本一套,精装本,问我要不要。可能是看我买书挺冲,《太平广记》跟我要四百元,有宰人之嫌。我没犹豫,四百就四百,精装书的诱惑不可低挡。写到这,我上旧书网搜索了一下中华书局老版《太平广记》,有十本一套精装的,五千元卖了。四本一套精装的从来就没露过面,嘻嘻,冲有冲的回报。
另一种书也是套书,书名《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料》,全套八本,分初编、二编、甲编、乙编、丙编、丁编(上下)、补编。张静庐辑注。版权页“出版者”项下多次改易:初编(1953年)署“上海杂志公司出版社”,张是该公司主要掌管。二编(1954)署“群联出版社”。甲编(1954)署“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此时中华书局由沪迁京)。乙编(1955)丙编(1956)同上。丁编(1959)署“中华书局”,补编(1957)同上。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华书局体制的变迁。这套书近年有新印本,但是无论如何也敌不住初版本的魅力。我手中存有两套,一套全为初版初印,且书品上佳。另一套乃东拼西凑,版次不一。正好一套收藏,一套翻阅。
二○○八年秋天,中华书局策划出版一套丛书,内容范围定为藏书与读书随笔。我有幸被选为作者。二○○九年秋,丛书推出第一辑,拙作《书蠧艳异录》在内。从中华书局的老读者跃升为新作者,牵线搭桥的还是两个字,“书缘”。
本版供图/谢其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