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中华书局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致信中华书局,向全体员工和离退休同志表示祝贺和问候。胡锦涛在贺信中说,我也是中华书局的一名忠实读者,中华书局出版的许多书籍,都给了我有益熏陶和深刻启迪。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也表示祝贺,并为中华书局100周年题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会见了中华书局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与会代表并讲话。[查看详情]
摘要: “我也是中华书局的一名忠实读者。中华书局出版的许多书籍,都给了我有益熏陶和深刻启迪。”[查看详情]
摘要:著名学者余英时在给中华书局百年的寄语中写道:“积德百年,而后礼乐可兴……以下百年,中国文化与普世价值相融合,必将由返本而开新。中华书局之任益重而道益远,其未来之辉煌贡献举世皆伫以待之,可断言也。”已经坚守了一百年的中华书局,仍将坚守下一个新百年![查看详情]
摘要:本报同人不敏,窃愿尽其力所能逮,日有所贡献,以赞助我国民从事个人事业、社会事业于万一,此则本报发行之职志也。——梁启超 [查看详情]
摘要:一百年前,怀抱着“开启民智”理想的陆费逵先生创立了中华书局,他以自己的情操与格局为这所延续百年的出版重镇奠定了牢固的根基,并确定了它的个性与风骨。 面对新的形势,中华书局坚持“守正出新”的出版理念,以强烈的文化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发愤图强,振兴中华,摆脱了经济困境,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中华书局的市场占有率和文化影响力得以持续扩大。在总结中华书局百年历史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明确了中华书局的历史使命和品...[查看详情]
摘要:在这个“浅阅读”的时代,当大家都捧着手机和平板电脑刷微博的时候,中华书局这家百年老店还在出版着那些大部头的学术著作,这是因为中华书局仍在坚守着一个信念,如同创始人陆费逵先生在100 年前说的那样:“我们书业虽然是较小的行业,但是与国家社会的关系,却比任何行业为大。”1912 年1月1 日,在中华民国宣告成立的那一天,这个年仅26 岁的青年在动荡飘摇的上海滩创办了中华书局。那时,也许没有人会想到这个当初只有...[查看详情]
摘要:无论是对中华书局还是对其总经理李岩而言,今年都是值得纪念的一年。2月7日,李岩作为文化界代表之一参加了国务院为听取各界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件)的意见和建议举办的座谈会,向总理面陈良策——在三条意见中为首的便是“在全民阅读的基础上,要像重视科技教育一样,重视人文文化,提升全民人文素养”。李岩认为,一个民族的兴衰发展与其文化内涵休戚相关,因此,迎来百年诞辰的中华书局更需保持人文情怀,“这不但...[查看详情]
摘要:1969年9月,中华书局职员132人来到湖北咸宁向阳湖,成为“文化部五七干校”的新学员。 [查看详情]
摘要:在中华书局的百年历程中,1949至1978的这30年,具有重要而特殊的意义。重要在于其承上启下,确立了中华书局古籍出版的专业方向,在古籍整理、学术专著与期刊、普及读本等多层面开阔布局,在古籍资源、作者资源、编辑资源三方面奠定了扎实家底;特殊则在于当时特殊的历史氛围,一方面有国家意志调集全国学术力量的保驾护航,有灿若星辰的国学大师群体群策群力,古籍整理出版事业卓有成绩,一方面频仍的政治运动不时干扰、...[查看详情]
摘要:2012 年,中华书局迎来百年华诞,对于这家在社会和学术文化界具备巨大影响力的出版社来说,这不仅是里程碑式的时刻,也是中国现代出版业的大事。以1949 年为界,在中华书局的100 年历史中,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为63 年,而且在改革开放后才全面发挥出现代出版机构功能。对中华书局来说,过去30多年的历程可以被视为当代中国经济变革和精神嬗变的写照。在文化和市场的激烈碰撞中,这家出版百年老字号经受住考验,峰回...[查看详情]